最近考完试之后过的非常的悠闲。在youtube上打发时间。
自从上个学期看了《临高启明》之后,我接触到了工业党。《临高启明》的作者主要是明粉, 战争史爱好者,苏联粉以及工业党人。
工业党人的基本观点就是社会的就是工业的进步。社会的进步程度是由工业化的程度决定的。 而一个国家的实力是由工业实力来衡量的。
《临高启明》的主题其实就是如何将一个农业社会快速改造成为一个工业社会。
在这样一个语境之下,我对中国的现状多了许多的理解。开始理解中国现有制度的合理性。
工业党人逻辑下的中国制度
一个农业国要进行工业化,其实就是将人口从土地上解放出来,让他们成为非农业人口。
鉴于中国是世界上农业条件最好的地区(没有之一),使得中国的亩产在农业时代一直处于 世界领先的地位,人口长期占到世界人口的五分之一。大量的农产品剩余让中国可以供养世 界上最多的非农人口,在古代创造了灿烂的文明,政治文明发展的复杂程度遥遥领先。朝鲜 和日本同样作为农业国,在古代的生活质量相比中国就差很多。
工业化必须要有大量的资金投入。英国的工业化进程是由技术进步,贸易与致命扩张推动的。 包括早期的西方国家都是以这个模式进行工业化。殖民地提供原料以及劳动力,西方资本运 用技术和管理进行生产,再到殖民地市场进行倾销。殖民地用农产品换取西方的工业品。
从这个角度来说,殖民地充当了资本扩张的输血管。这个过程中殖民地的被殖民者就不可避 免的沦落入悲惨的境地。因为资本的第一要素是增长,全世界的殖民地就这么多,已经全部 被瓜分完了,资本想要获得更多剩余,只有两个途径。一是通过战争抢夺其他国家的殖民地, 二是进一步压榨殖民地的农产品剩余。
但是一个农业社会所能产生的剩余是有限的,不可能无限制的压榨。压榨有一个程度之分, 被殖民者从富足,到温饱,再到勉强维持生存。超过了能够维持生存的底线之后迎来的就是 殖民地的反抗与起义。
清末各种不平等条约所带来的巨额赔偿可以视作是帝国主义国家向清政府分派的赋税,清政 府成为一个帝国列强的包税人。
所以中国要进行工业化必须先打败帝国主义,这也成了近代中国斗争的焦点。
新中国成立之后,获得了关税自主圈,建立起了关税壁垒。然后就是土地改革,消灭地主。 因为国家想从自耕农那里直接获得所有的农业剩余。土地改革之后,全国的粮食产量上去了, 但是流通的商品粮反而减少了。这是因为农民种粮之后,先保证自己家庭吃到十分饱,多余 的粮食进行囤积。而在有地主存在的年代,地主只会让佃农吃到五分饱,勉强维持不饿死的 状态,剩下的粮食全部进去商品流通。两相比较,市面上流通的粮食反而减少了。于是国家 垄断了粮食流通,苏联存在着余量征集制,中国则是国家统购统销。
国企
国家从农民那里获取了所有的农业剩余之后,形成了国家资本进行投资。韩国与日本由于是 资本主义国家,政府以补贴的形式扶持财阀,日本是三井等企业,而韩国则是三星。三井, 三菱与三星这些企业在中国的地位大致相当于中国的国企。
国资和外资的区别在哪里呢?一个最主要的区别就是国家资本不会逃离,利润会留在国内并 进行再投资。而外资则不同,赚取的大部分利润会通过外汇的方式离开中国。
一穷二白的新中国想要进行工业化是困难重重的,尤其是现代企业。供应链是非常复杂的, 只有国家资本才能有力量做到这一点,这也是为什么苏联和中国都是以完全的国家资本为主。
垄断一定是恶的吗?不一定,提供公共服务和标准的一些行业是越垄断越好的。比如通信, 如果存在多家网络公司或移动运营商,就容易存在重复建设的浪费。如果全国只有一家铁路 公司,路线的规划就可以达到最优。
但是一些轻工业等等,垄断往往产生低效,这个就无需多说了。其实政府也是一种垄断,一 个统一的国家和政府有效的降低了疆域内的各种行政成本。所以越大的国家越有竞争力。
农民工
工业化进程中,农民需要从土地上脱离出来,逐步被转化成非农业人口。由于小农经济下的 农业产出极为有限,农民的收入非常低。工业化需要大量的劳动力,于是工业化初期不可避 免的出现了农民工。可以说,这一代农民的命运都是非常悲惨的。工业革命初期英国的圈 地运动,创造了大量的失地农民,为工业提供了大量的廉价劳动了。明治维新时期的日本农 民的悲惨境地被那个时期的日本文学准确的记录下来,比如《阿信》。日本甚至出口了大量 的娼妓到东南亚地区专赚取外汇。
工作条件恶劣,工作时间过长,缺乏劳动保护与保险制度。这些都是工业化初期工人的共同 境遇。相比之下,中国农民工的境遇已经好得多了。政府为了快速的发展工业,降低企业的 用工成本,对这些只能是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工业的发展,纯粹的劳动密集型行业注定是逐步淘汰的,农民工的待遇 也会相应的提高。
但是中国特有的户口制度让农民工没有和城市居民同等的享受社会的发展,这一点是非常不 公平的。
农业公有制
小农经济相对机械化的大农庄绝对是落后的。即便是现在的中国,农业的成 本也远高于美国,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在此。
中国模仿苏联搞集体农庄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想提高亩产。最终这个实验以失败告终,当 然违背人性是一个重要原因。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当时的中国还在工业化初期,肥料和农业 机械供应不足。没有机械化和工业化的大农业,是无法体现出人力优势和成本优势的。最后 邓小平的包产到户又让中国重新回到小农经济的时代。这些年又逐渐向着大农业发展,由于 拖拉机和肥料的充足供应。
参考资料
主要的来源是马前卒的两个演讲,五四的演讲是以关税自主权展开的,非常的精彩。
好了,下面我就讲些杂七杂八的东西了。
高铁
正如我之前所说的,垄断也是有着巨大的优势的。国内的媒体经常嘲笑美国的高铁项目,将 之作为社会主义优越性的证据,美帝在基建方面腐败不堪。从数据上来看加州高铁每公里的 造价确实惊人,08年预计400亿美元,总长大概1300公里左右,12年则涨到了980亿美元,相 当于7000万美元左右。预计2029年完工。而对比之下中国的成本在1500万美元每公里。
美国人对此也是有着清醒的认识的,主要是三方面:
-
征地成本,加州寸土寸金,再加上土地产权复杂,征地成本高。
-
线路问题,由于征地问题的存在,导致路线的设计无法最优化。
-
基建成本,中国由于大规模的铁路建设,铁路的基本建材成规模化生产,摊薄了研发成本 和制造成本。
人力成本其实比较次要,油管上有个CNBC的纪录片,感兴趣的可以看一下。
另外,美帝的铁路以货运为主,客运为辅。其实他们货运技术还是要比中国先进很多的。
关于加州高铁和中国高铁的数据来源:
贸易战
前段时间比较关心贸易战,我主要看台湾媒体的报到。然后还接触到了金灿荣。金灿荣和马 前卒一样,也是一个工业党人,他是复旦毕业,闹过89。他发表观点还是比较克制的。
他有几个主要的观点:
-
中美长期对抗,贸易战必定是长期的,即便达成协议,中美关系也跨入一个新时代
-
中国已经基本完成工业化升级,未来发展比较乐观
-
中国在未来十年内将超越美国,成为世界一极。美国将极力打压。
我自己的感受是美国人确实比较傲慢,他们习惯美国是全球第一太久了,普通美国人对世界 的认知幼稚的令人感到可笑。心理上确实无法接受美国被其他国家超越。
美国人如何看待中国的崛起呢?我感觉美国的精英对于中国的崛起还是有着清醒的认识的, 他们也觉得这是不可避免的。而且这个过程发生的太快了,40年前中国还是世界上最贫困的 国家之一,西方世界的普通人还没有来得及跟得上这个过程。Ted的那个演讲其实只是向美 国人Present the issue。
- Is war between China and the US inevitable? | Graham Allison
- What China Will Be Like As A Great Power? | Martin Jacques
有一个智库的辩论节目还挺有意思的,很有英式辩论的那种范:
- The Next Silicon Valley Is China | Debate #1
- The Belt & Road Initiative Is a Trillion-Dollar Blunder | Debate # 2
- The U.S. and China Will Both Lose the Trade War | Debate #3
但是这些视频的点击量其实都不是很高,可以看出来普通美国人其实不太关心这些事情,可以说是一种傲慢的体现吧。
讲道理,我觉得中国的GDP远远超过美国在未来的10年应该能成为现实,作为一个中国人, 我还是感到无比自豪的。
希望我在未来也能参与到这个过程之中来,这种激动人性的历史浪潮,不是哪一代人都能碰 上的。哈德逊河算不上一条大河,每当我站在岸边听潮起潮落的时候,英语里有句话, kingdom rises, kingdom falls,一种江月年年只相似的历史感就笼罩了我。在美国度过平 庸而舒适的一生,对于年轻的我来说,还是有些乏味的吧。前几天看NHK关于改革开放的纪 录片,讲的是日本在中国改革开放初期对中国的援建。不得不说,泡沫经济年代的日本真是 自信而大方啊,对中国不遗余力的帮助并进行低息贷款。经历过那些历史时刻的日本老人, 在回忆这段历史的时候真是老泪纵横,纷纷表示与有荣焉,不禁令人感慨。
从地理上来说,中美注定成为世界的两极,可以说是天选之国了。
说到GDP,知乎上有个关于中国的GDP统计问题还挺有意思的。
有个关于中国房价的问题也很有意思,其实高房价的主要受益者是地方政府。
今天看了李敖的两个演讲,他讲话还是很有艺术的。第一个演讲针对89,告诉大家如何理解89。你会发现残酷镇压在美国同样发生过。第二个演讲就松散很多,娱乐性较强。